☹️

小号
交换日记存放处
请勿关注


我爱安灼拉
他是我的生命

8.4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观后感
因为我是陪我妈看的,她并不介意自己追了几个月的作品是否源于抄袭,我作为一个没有道德操守的邪恶混乱也不介意在一个无事可干的晚上看点什么,虽然我在过程中哀嚎说对不起我错了这绝对是支持抄袭作品的报应,不要让我再看这个尬台词和狗血剧情了,但是怀着一种没看电影却先入为主厌恶心态观影导致我在电影一半的时候大骂男主傻逼,而当剧情接着向下发展,第二层真相揭露的时候,男主洗白导致我变成了一个傻逼,这让我很不爽。我不应该先入为主,将这个作品贬得一文不值,甚至当其中剧情设置刚触犯到我雷点的时候就立即强烈斥责,并且还随意延伸,在男主挖女主眼睛的时候我甚至想到了私刑和男权随意处置处于依赖关系的女性,导致我不分青白大骂男主。
如果撇开这部作品的抄袭前提的话,光看这部电影本身,我需要讨论一个问题来批评它,即如何才能称为一个好电影。
首先,一个好的作品不应该局限于套路和市场。现在中国电影完全就是拼凑元素和模式化。哪个话题是近期热点,就将它包装一下加入电影,比如萌系元素,和偶像化(是这个词吗)用偶像效应来为电影镀金,也有的打着国外名特效制作公司的名号,最近青年沉溺于游戏的特效,那么咱们就致力做到逼真而昂贵的特效。而所谓“接地气”也是蹭热度的表现,他们并非真的想要讨论社会问题,并且深度剖析,引人们思考,他们的接地气只是打开了一扇面向所有人的大门。老年人要回顾旧时光,找几个老戏骨;年轻人要跟时代潮流,搞一些新奇的题材。最近的网络热词很火,加几个,并且最近的社会热点也能引人发笑,加几个。这些面子一个不能少,但是里子有没有就随缘了,进入大门之后人们能得到什么不是他们所关心的。
这就是文化产业化的弊端(这里我还没有研究清楚,名词也是隐约记得,所以只好说些个人观点),好的产业链能够促进有深度有普世意义的作品产生,因为其制度完备,并且有良好的供求关系,剧作家完全能够通过写剧本养活自己,并且也不是一味写热点话题才能得到青睐,商业化元素和普世问题讨论并行。商业化不是坏事,只是好的剧作家不能完全依赖市场,迎合众人。而坏的产业化就是产出全部为了赚钱,为了票房什么都不顾,整个剧本乃至电影的产出都是为了迎合市场而拼凑的。现在电影给我的感觉是,编剧都有功底,确实,一个个都是名校出身(非十里桃花),剧本写了至少有十几年,为什么写出来的剧本又肤浅又让人尴尬,没有深度硬装逼。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不是这个专业的,我只能猜测也许是我国现在确实处于一种文化过渡阶段,物质极快的增长导致精神需求无法跟上,而真正人们需要精神食粮的时候他们已经忘了什么是有营养的东西了,只知道看到哪个香就吃哪个,而中国的文化市场发展又不完备,在现在这种不迎合大众就填不满饭碗、甚至好作品都需要炒作人们才能发现、大部分人们仍旧在看电视上的无营养电视剧度过的现状,如何是一个好的培养生机勃勃中国文化的土地?如何孕育出讲故事的大师,抓住所有人目光,让他们甘愿接受文化熏陶,提升自我,并且获得启蒙?这里就不讲抄袭的问题了,要讲抄袭得更加嫉恶如仇并且痛心疾首。中国历来不是一个革命的国家,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也确实没什么可复兴的,所以启蒙的希望还是要寄托在现在和未来上。
说跑了。回到作品模式化的话题上,我在回家的路上跟我妈理论说为什么我觉得这个作品不好,我妈振振有词强调“这部作品很好,电视剧讲得很清楚并且合理,只是电影时间太短无法讲清,说是三生三世,但是电影讲了两生都不到,你别批评得太绝对”,我觉得确实这个剧情层层递进,系铃解铃(并且打了我的脸)前因后果还是讲得比较明白的,但是剧情再紧凑严密仍旧脱离不了一个问题就是人物单调、剧情模式化,所有宫斗片都可以总结出套路,女主是个原本身份很牛逼但是阴差阳错变得很平凡但是平凡也有平凡的美和男主相爱,两人因为种种原因分分合合有各种感情纠葛,哦对忘说了女主即使在力量鼎盛的时候也打不过男主即使女主的身份和功力听起来很牛逼因为不这样的话怎么能英雄救美小鸟依人呢,而男主爱女主,但是因为他日理万机所以无法顾到每一处,上有老下有小,男主没有照顾到女主绝对是因为身不由己,而侧妃必定是爱男主恨女主的,原因无非是因为因爱生恨,她们永远没有抓住问题根源,即她们得不到爱的痛苦首先是因为一夫多妻制度,其次是因为自私,让她们做出一些害女主的事情导致男主的愧疚变成怨恨,进一步让爱变远。爱是自私的,但是害人是犯罪,你们那个时候没有监狱是吗,一个个法律意识都这么薄弱,还是一个个都爱昏眼不在乎了,可是这样的话就成为人格缺陷了,因爱嫉妒是一回事,嫉妒演变成仇恨进而害人那就是极度偏激了。做人还是要有理智,别动不动打打杀杀“你不爱我我就杀了你小蜜”“你个狐狸精抢我男人天理不容纳命来”,这是要什么样的家庭才生出这种人格。而这又牵扯到了烂作品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用狗血充戏剧性。最近话剧学多了,支撑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最重要的就是矛盾,矛盾能制造张力矛盾能表现戏剧性,矛盾能引出主题,但是戏剧性并非狗血,并且也不能用戏剧性来撑起一整个故事。大师讲故事重要的是一针见血,举重若轻,表现手法是收敛的,但是效果却是震撼人心的。类比一波,希腊戏剧和罗马戏剧。希腊戏剧,尤其是悲剧讲得是人与命运、人与自我的关系和人的自我认知等等一系列哲学问题,用最简单的手法表现,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思考人的本质。但是罗马戏剧以喜剧居多,目的都是为了取乐助兴,罗马戏剧与希腊戏剧区别的一点是,前者更加血腥,致力于用逼真的手法让人身临其境体会刺激,后者更加收敛,但是所有剧情的设置都直指核心,比如俄狄浦斯刺瞎双眼自我放逐都是由人上来交代,用文字表现的,但是其表达的人对抗命运的坚决与尊严却丝毫不因此削弱。表面上罗马手法更逼真刺激,但实质上却是希腊更加震撼人心引人思考。
又说跑了。反正就是那个意思,从小到大看了那么多言情那么多宫斗现在给我的感觉就是同一篇文翻着花看了无数遍,同时撒遍狗血却毫无收获。这让我想起了固定印象(是这个词吗??天天通宵现在我记忆力极速消退),固定印象的本质是人失去区分度和深度,看到一个人就能推出一类人的样子,为人贴标签、地图炮就和这个有关。很多情况下人即使表面相似,但是内在却有本质的不同,有深度,多样性的角色才是好的角色。现在不光是人物固定化了,甚至情节也固定化。好的作品是新的题材开启新的意义,或者旧的题材讲出新的意义,次好的是新的题材讲出旧的东西(至少人家接轨了不是),最差的是旧的题材讲旧的东西,甚至于没讲东西。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就属于最后一种,但是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成功,即使它犯了抄袭、模式化、拼凑元素、没有深度的几乎所有好作品的忌讳,但是它至少符合了一条,就是迎合大众市场。迎合大众市场是双刃剑,脱离市场的作品毫无意义,过分跪舔的作品也毫无意义,但是它做到了满足基本的娱乐要求,现在我妈对于娱乐的要求就是放松身心,看个热闹,虽说狗血,但是狗血助兴,我之前看了一个话剧,虽然它烂得我咋舌,但是导演说得一句话很对,现在人们追求什么喜剧,甚至闹剧,就是为了图个乐呵,而我们这些排正剧悲剧的,却没什么人看。而这还是话剧,一个现今并非面向普罗大众的艺术形式。
所以说到底还是大众需求,大众需求高了自然作品水平就高了,但是作为文化工作者并不能坐着等大众水平提高,文化工作者应该肩负提高文化水平的责任,致力为提升民众欣赏水平文化素质做贡献。
我的妈好久没写文章,第一结构不清晰想到哪写到哪,第二用词不准确,比喻还用太多,语言拖沓,逻辑不严密。
☹️以后多写,锻炼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