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号
交换日记存放处
请勿关注


我爱安灼拉
他是我的生命

7.12

一个人如何能在死亡到来时坦然面对他的一生?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患有渐冻症最终选择安乐死的老人安乐死的过程,又想到说以前我曾经觉得虽然我现在怕死了死亡,但是也许到我老的时候我觉得死亡到来就如同风吹动满花园的植物,自然而平和。但是如果不是呢?如果我还远远没有到达我胜利的彼岸,但我却已经风烛残年,无力回天了呢?
人生中到底什么是有价值的部分?是自我满足吗?一个在事业上严苛而努力要求自己的人,一生没有停下来旅游过,没有体会过人与人之间奇妙的感情,也没有心情欣赏阳光照在阳台上的温暖,如果他最终怀抱着自己未尽的事业,是否会后悔没有分出一些时间来干些别的?甚者这不是别的不别的的问题,光是事业上,努力了一生也不一定到达自己想要的高度,付出那么多努力,在深夜里那么苦地纠结受难,最终却不了了之,任谁预见这样的结果都会恨不得枪毙自己吧。
这都是老生常谈,多少人产生过这个疑问,多少人论证过这个问题,我是应该降低自己的标准“知足常乐”,还是更加努力,或者换种方式呢?我是从e妹那里知道的艺术家的牺牲,他半夜梦到贝多芬在写谱子,第二天醒了决定退学当演员,然后说艺术家要牺牲些东西才能为所有人为之努力的伟大建筑贡献自己的力量(大意),但是这样的牺牲什么时候是个头?又牺牲多少得到什么回报?
我有时候觉得搞艺术很简单,世上一切都很简单,因为我什么都不懂。我觉得搞好艺术嘛,首先要看书,读万卷书,吸取前人经验,“输入”,然后行万里路,自己写作,“输出”,然后和别人交流,举个例子,当音乐家,谱曲,跟老师学,学了那些理论,在脑海里建立体系,然后用,谱曲,写很多曲子,让老师改,改完了再写,写好了出去找买家,把曲子卖了,挣钱了养活自己。然后那些技艺精进,那些学术研究就都是专业的事情了,都是当代学者研究的,要先入门才能听的。
对我来说世上一切都是这样学的,高考是这样的,自学也是这样的,但是在过程中就体现了人与人的不同,我高考就学的不好,我都知道该怎么做,但是我不做,这是一点,还有一点老师教的,好不好先不说,不同人听进去,吸收的多少、深浅都不同,思维的发散也是不同的。以及做了,做得效果不同,这也是人之间有区别的一点。
这些都是细细碎碎的步骤和元素,这些东西塑造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我要是想让差的变为好的就要遵循这些步骤,聚集这些元素,但是这不是我说可以就可以的。我现在认识的局限让我只能看到一小片区域,我摸索摸索向前进,悟出一点道理,但是这样闭门造车缓慢的前进算得了什么?但是除了这个方法我一无所有,一切都很简单,但是在简单中一切又都很难,做什么都有阻力,在这种情况下我连牺牲什么都不知道,如何牺牲?
写跑了写跑了,两点了
热的要死还流鼻涕,不敢开空调,风扇又吹腻了。
明天就要去看话剧了,在剧院我也不好意思一味擤鼻涕。明天起来冲点药,空调是坚持不开了。
后天又要上谱曲课了,作业仍旧没写。
睡不着

评论(3)

热度(1)